東南網1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張雄敏 通訊員 殷琪 林文金 文/圖)1月20日,導報記者在東山縣梧龍村的“后靠山”庵山上看到,村民們正在一棵大樹四周清除雜木,這種珍稀古樹,在東山縣內僅存這一棵,村民稱之為“木單”。 站在古樹下觀望,該樹樹高約20米,樹身直徑約2米,虬枝盤曲,樹形優美。其葉子青翠繁茂,整棵樹形如傘蓋。據東山縣林業部門對該樹進行研究辨認,證實此樹學名為白桂木,該樹于2013年被列入福建省古樹名木保護對象,為一級保護植物,政府張掛保護牌。據林業部門專家鑒定,該樹已有550余年的歷史。 據《梧龍村族譜》記載:“木單者,獨特之樹也,枝粗葉茂,四季常青。果皮黃,味酸,有清肝明目健脾之效用。”該樹種1992年以珍稀物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冊),而且只是零星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野生的非常稀少,且呈單株散生間斷分布,樹種珍稀異常。 但長期以來,周圍村民不知該樹之珍貴,疏于保護,現古樹四周雜木叢生,隨時有枯萎的隱患。當日,村民們跟東山縣有關部門自發組織起來為古樹清除四周雜物,欲將古樹進一步保護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