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云霄)開漳圣王文化節上,兩岸千名開漳后裔共祭“開漳圣王”。(資料圖片)高志堅攝 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心靈和情感的紐帶。近年來,漳州市充分發掘祖地文化資源,積極深入開展與臺灣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動,充分展示了閩南傳統文化藝術魅力,增進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拉近了兩岸人民的感情。 立足祖地文化 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近年來,我市以“祖地文化”為品牌,積極搭建兩岸文化產業合作交流平臺,精心策劃組織林語堂文化、開漳圣王文化、關帝文化等品牌活動,豐富了兩岸文化交流內涵。 大型活動搭臺唱戲。借助豐富的對臺資源,近年來我市以打造“開漳圣王文化”品牌為龍頭,帶動薌城武廟、孔廟、南山寺、云霄和漳浦威惠廟、東山關帝廟、平和三平寺、角美白礁慈濟宮等宮廟,著力做大漳州對臺民間信仰交流平臺,使之成為加深漳臺民眾親情的一條重要精神紐帶。僅今年,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五屆海峽(漳州)茶會、第二屆海峽兩岸(漳州)青年交流周、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云霄)開漳圣王文化節、第二十七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活動,共有臺灣各界人士79個團組和83家企業代表1300多人參會。各類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增進了親情、鄉情,促進漳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 建設交流合作基地。充分發揮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示范帶頭作用,重視漳臺交流基礎建設,深入開展漳臺歷史文化研究,挖掘和有效整合民間藝術、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祖地文化資源。加快閩南文化研究院、林語堂文化產業園、龍人古琴文化村等一批文化交流平臺的陸續建設,沈耀初美術館、開漳歷史文化博物館、林語堂文學館等“十大對臺交流基地”逐步建立,為漳臺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漳臺兩地互設文化驛站,相繼設立“漳州文創金門驛站”和“金門文創漳州驛站”,互相展售反映兩地淵源的圖書、圖片等。 文化產業合作提質增效。目前我市已有鐘表園區和樂器園區2個項目與臺灣財團進行洽談。我市積極扶持實體書店發展,在薌城區博文圖書文化有限公司的一個網點掛牌成立了“臺灣書店”。打造兩岸影視產業基地,我市在漳州開發區創立“海峽兩岸影視制作(漳州)基地”,面積9500平方米,是福建最大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 突出基層特色 深化漳臺民間交流 兩岸關系發展的動力來自民間,發展的潛力也蘊藏在民間。我市通過開展各類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地走出去,請進來,極大地推動了漳籍臺灣人對漳州祖地的認同與歸依。 圍繞“祖地行、話親情、促共贏”主題活動,先后舉辦海峽兩岸(長泰)將軍連緣文化節、海峽兩岸(漳州龍文)書畫藝術作品展、海峽兩岸(龍海)宗教文化交流活動、“龍人古琴文化節暨‘游于藝’之學研討會”“2018福建文化寶島行—閩南文化進臺中”等系列活動,吸引3000多名臺胞參與活動。今年4月,我市授予漳臺族譜對接館等2家單位為第三批漳臺交流基地,設立薌城區古城等6個臺胞服務站,進一步提升了漳臺文化交流的層次。 民間文化交流如火如荼。漳州薌劇團、市木偶劇團等文藝團體入臺巡演,通過富有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非遺表演等交流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讓臺灣同胞感受共同的歷史記憶,品味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在漳臺兩地輪流舉辦書畫作品展、文化名人藝術研討等互動活動。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漳州窯精品入臺巡展。近五年來,共有水仙花雕刻技藝、薌劇、剪紙、武術等團組130多個、1800多人次赴臺交流,推動了漳臺文化交流高潮迭起。 隨著宗教宗親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近年來,我市每年接待來漳參訪考察、尋根謁祖、經貿、文化、宗教、人文交流等的臺胞近10萬人次。 聚焦新生代 推動漳臺青年交流 今年6月,100多名兩岸青年攜手走進福建省最大規模的縣級文廟——長泰文廟,虔誠拜謁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開展傳統文化交流互動。 這是近年來我市聚焦新生代,著力推動漳臺青年文化交流互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漳臺兩岸青年交流的不斷深入,兩岸青年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加強了彼此的了解,增強了認同感。 我市各有關部門每年都組織兩岸青少年進行各領域的交流活動,如夏令營、聯歡節、訓練營、青年論壇等,為兩岸青年人提供了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大陸看一看。今年的海峽論壇更是突出兩岸青年創業合作和文化交流特色,舉辦海峽兩岸(漳州)青年產業經濟論壇、兩岸青年鄉村建設與社區營造交流營、漳臺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暨非遺文化研習營、漳臺青年齊聚江濱南岸共植紀念林等活動,漳臺兩地青年互動交流,增進了解,升華了友誼。兩岸青年文化等互動交流激發了雙方靈感,碰撞出火花,也激發了臺灣青年來漳創業、就業的熱情。今年4月,我市授予龍?;酃缺妱摽臻g、南靖閩臺精密機械產業園、漳州臺商投資區兩岸青年交流基地為第三批市級“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為臺灣青年人才來漳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務。目前,我市共有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7家,實訓基地2家,累計入駐青創基地項目86個、吸引臺灣青年176人。 此外,我市積極以公共文化服務為著力點,通過在劇院、園區、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舉辦各種貼近普通民眾的活動,不斷吸引在漳的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參與和分享系列活動。免費開放漳臺族譜對接館、漳臺民俗展示館,每年臺灣來漳游客,有十多批次近萬人,讓臺胞進一步了解宗親文化,感受兩岸一家親的血脈情緣?!驯緢笥浾咧煨忝敉ㄓ崋T章臺宣張先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