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福州電 第七屆福建藝術節進入第四周。27日,邵武現代三角小戲《重回藍天》、南平南詞現代小戲《“白茶小鎮”之夢》和武夷山情景歌舞劇《茶香飄萬里》分別在福建省人民藝術劇院和福州大戲院上演,讓榕城市民在家門口樂享充滿閩北味道的文化大餐。 福建藝術節是全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活動,每三年舉辦一屆。本屆藝術節以“相約七藝節,放歌新福建”為主題,在福州主會場和全省各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分會場舉辦。活動從11月8日持續至12月3日,主要有開幕式和閉幕式、專業藝術活動、群眾文化活動、文化藝術展覽活動、福建文創市集文化藝術專集等五大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和交流三年來全省文化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據悉,藝術節期間將上演42臺戲劇、25場音樂舞蹈曲藝雜技劇目、11場中外精品劇目。我市除了27日上演的三部劇目外,浦城縣贛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贛劇《李彪孝父》已于11月21日在福州大戲院上演。政和四平戲《九龍閣》作為戲劇會展演節目將于28日晚在政和縣楊源鄉上演。 《重回藍天》根據福建省“巾幗建功標兵”“廖俊波式好干部”邵武市檢察院檢察官李華的真實事件創作,描寫的是16歲少年阿福因家境貧困,母親生病,他為了扛起這個家犯了盜竊罪被抓獲,在取保候審期間,流氓團伙威脅利誘逼阿福為他們窩贓,孩子處在繼續犯罪的危險中。檢察官李華冒著孩子因逆反心理而發生對抗的危險,去阿福家進行訴前走訪,并解決了阿福一家的困難,用真情讓阿福迷途知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未成年人罪犯創造一個回歸社會的好環境,最終阿福一家收獲幸福。 南平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表演的劇目《“白茶小鎮”之夢》描寫的是政和縣石圳村的故事。在廖俊波同志的關心支持和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石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一步要考慮如何利用白茶優勢幫助石圳村脫貧致富。這一天,廖俊波帶著客商包總拿著開發方案來征求村民的意見,結果,一腔熱血卻遭遇冷場,村民們質疑不斷,相繼離去。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找到答案后,廖俊波立說立行,迎難而上,不辭辛苦走村串戶了解民意、征求意見,與石圳村的百姓齊心協力規劃白茶小鎮的未來。 《茶香飄萬里》以武夷茶事活動為主線,演繹了武夷茶文化,以獨具武夷特色的喊山、祭茶傳統習俗,搖青、炒青、揀茶等武夷茶制作工藝以及武夷茶沖泡技藝表演,品茶、斗茶等茶風茶俗,體現武夷茶文化深厚而豐富的內涵。劇本最后以武夷茶走向世界,成為萬里茶道起點的史實,說明了武夷茶在萬里茶道中的歷史地位和偉大貢獻,也說明了武夷茶在陸上絲綢之路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地位。 《李彪孝父》取材于古代同名孝道故事。李彪出生后,父母雙亡,被鄰居李欽夫婦抱養。李彪十歲時,養母患病身亡。養父李欽受無良算卦人挑撥,將李彪趕出家門,讓其成了無家可歸的乞丐。自幼聰慧善良的李彪雖歷經磨難,卻一直不忘知恩圖報,在李欽身陷絕境之時,堅持靠乞討養活養父。 (盧國華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