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全國130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受到表揚,我市“建設緊密型醫聯體,向全民健康再出發”的醫改典型經驗榜上有名。 據了解,國務院于今年7月6日發布通知,部署2018年國務院對各地區、各部門工作開展了第五次大督查。通知稱,在全面督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重點督查了六個方面工作,包括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擴大內需、推進高水平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去年以來,我市針對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就醫秩序不合理、醫療資源流動不順暢等問題,在前階段醫改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改革新路徑,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組建了一批緊密型醫聯體,建立了一套強有力領導班子,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服務力量,構建了一個經濟利益共同體。在此基礎上,推動優質資源下沉、醫療資源共享、醫療服務方式轉變、推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付費(C-DRG)改革,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衛生與健康服務,著力解決好群眾看病就醫問題。 經過探索實踐,目前我市在縣域已組建10個總醫院,在市區建立2個緊密型醫聯體。總醫院組建后,我市醫院體制機制更順暢,真正形成了管理、責任、服務、利益的共同體,資源流動更均衡,今年上半年全市基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次與入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6.67%、8.08%,基層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全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的比例為41.09%;群眾獲得感更明顯,城鄉居民住院個人次均自付費用,由改革前2011年的2194元下降到2017年的1741元,2018年起又進一步提高醫保待遇,降低城鎮職工醫保起付線、提高了門診特殊病種報銷比例及醫保門診支付限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醫保目錄內費用個人自付300元封頂,城鄉居民實現“同病、同治、同質、同價”;醫院收入更合理,今年上半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藥總收入同比增長9.58%,其中藥品耗材占比32.94%,檢查化驗收入占比24.62%,醫療服務性收入占比42.44%。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醫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繼續深化改革,努力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的新型服務體系。 (三明日報記者 劉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