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商在詔安展區里向市民展示詔安八仙茶 記者 張偉斌 攝 逛展會,品茗茶。茶葉,歷來是農博會·花博會的一大亮點。昨日,記者來到依舊熱鬧的花博園,在展館中感受茶文化,傾聽愛茶人的獨到見解。 “來呷茶!懷念老味道” “快來,快來,這里有賣黃旦。”在薌城展區漳州茶廠的展位前,來自薌城區的65歲大媽王曉玉激動地告訴同行的朋友,“哎呀,太懷念這個味道了,二三十年前喝過這種茶,一直很懷念那個醇甘回味的味道。” 接過現場工作人員沏好的黃旦茶,王曉玉立馬品嘗了起來。“沒變,還是那個味道。”王曉玉告訴記者,沒想到這茶還“活著”,再次品嘗勾起很多年以前上山下鄉的記憶。 作為漳州老牌茶企,漳州茶廠以“閩南味,漳州茶”為主題,黃旦、流香、色種、一枝春、紅牡丹等老漳州人記憶中的傳統茶品牌在展會上,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青睞。“我們堅持傳統的制作工藝及包裝方式,為了符合現代消費需求和電商潮流,在包裝上加上了二維碼。”漳州茶廠現場銷售人員王慶壽介紹,這次參展帶來黃旦、流香等四個種類的茶葉,價位也比較親民,一盒四十到上百元不等,基本上每天都是銷售一空。 在展會上,以特色農業·綠色發展為主打,平和白芽奇蘭、詔安八仙茶、華安鐵觀音、南靖土樓紅茶等漳州地方特色的茶產品,飄香盛會,越來越受消費者的認可。“今年我們采用新工藝制作了一批條狀濃香型的丹桂,這次來參展,為了推廣新品牌,送給經銷商品鑒,品質和口感得到了一致好評。”南靖印象土樓茶業吳紅英說,這讓我們對南靖丹桂的前景充滿了信心,明年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丹桂種植面積。 臺灣文創遇上茶工藝品 俗話說好茶還需配好茶具。在臺灣展區,除了可以品嘗到臺灣高山茶、烏龍茶、阿里山茶等,更可以購買到臺灣的創意茶器。 無論是雅致的茶桌布,還是靈動的原木萌茶寵,抑或是精致的茶壺……無不透露著臺灣設計師手指尖傳來的溫度及對茶文創工藝品的用心。 黃色印花麻布上面擺著閩南傳統特色的竹籠焙茶器,配上幾個猶如夜空中繁星熠熠的柴燒“建盞小茶碗”字樣,還有鐵制創意大茶壺,讓人看到了傳統制茶工藝與現代茶器的藝術碰撞。 “在漳州,茶是閩南人生活必需品,在臺灣,喝茶也是臺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海峽兩岸人民的日常生活。”臺灣瑞廷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義忠介紹,喝茶離不開好茶具,這次我帶來不少目前在臺灣很流行的個性化茶具,比如用干木材燒制的茶壺、茶杯、儲茶罐等創意柴燒茶具,造型獨特,有大件的居家套餐也有便捷小巧的旅行套裝。“臺灣不少傳統制茶工藝是從福建流傳過來的。”陳義忠指著展位前擺設的竹籠焙茶器介紹道,特意帶了竹籠焙茶器,拉近和漳州民眾及同行的距離,交流制茶技藝。⊙本報記者吳靜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