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養生、休閑、鄉村生態游特色產業發展,打造生態游、心態游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前提和關鍵,發展特色現代農業關鍵不在于規模,而在于品質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蘇雄鋒通訊員黃建和)11月6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檀云坤到華安縣、南靖縣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做好做優特色產業,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讓漳州的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華安馬坑鄉貢鴨山村,海拔近千米。檀云坤走入村內,仔細了解村容村貌、產業發展情況,協調解決村莊管線下地、污水收集處理、綠化美化所需資金問題,共商發展思路舉措。他指出,貢鴨山村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難得的“世外桃源”和避暑勝地,要充分發揮好資源優勢,講好故事、集聚人氣,加快養生、休閑、鄉村生態游特色產業發展,讓更多的人來這里望星空、看白云、住農家屋、吃農家菜,呼吸負氧離子、享受自然生態、體驗風土人情、放飛美好心情,打造生態游、心態游。要始終堅持自然生態理念,少硬化、不砍樹、不建公園廣場,加快管線下地,完善服務配套,成線、成片、成帶種植好種、好看、好養、省錢的本地開花樹種,把環境做美、把配套做好,讓鄉村像鄉村、是鄉村,讓遠方的客人留下來、住下來。馬坑鄉福田村引進臺灣農業技術,大力發展彩葉桂花新品種。檀云坤與企業負責人、臺灣專家親切交流,對漳臺農業合作結出碩果表示肯定,鼓勵企業繼續引進臺灣優良技術,打造規模大、品種全的苗木基地,并與小農戶、合作社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帶動農民增收。高安鎮坪水村是畬族特色村寨,檀云坤察看了村寨、民宿等處建設,登高遠眺感受畬鄉魅力,鼓勵當地干部群眾把畬族文化旅游做特做活做優,以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努力在全市鄉村振興中走前頭、當示范,并要求鎮村干部落實落細各項精準扶貧措施,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南靖縣和溪鎮坂場村圍繞自身特色,以萬畝花卉走廊為軸線,整合周邊資源,全力打造“藥花小鎮”。檀云坤走進田間地頭,了解花卉苗木、藥材等產業發展情況,要求進一步加快農業“接二連三”,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在和溪鎮“樂土熱帶雨林”,檀云坤強調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始終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加強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提升,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調研中,檀云坤強調,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前提和關鍵,發展特色現代農業關鍵不在于規模,而在于品質。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以實施“345”示范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始終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推動品質與效益并重、品牌與市場齊抓、龍頭與基地共建,大力發展精致、高效、特色的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把農業做得更精細、更優特、更高效、更安全。要進一步做好“生態+”文章,延展“生態+”效益,推動生態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融合發展,著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 市委常委、秘書長張琳光等參加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