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儺舞舞者在村子里的簡易舞臺上表演(11月4日攝)。 福建省南平市的邵武儺舞始于宋代,迄今已傳承上千年,以驅疫逐鬼、祈福禳災為主要目的,流行于邵武市大埠崗、和平、肖家坊、金坑等鄉鎮。舞者頭戴面具,腦后綴一塊紅布,以沒有故事情節、沒有說唱的原始舞蹈動作走村串戶,有著明顯的古儺韻味,被譽為古代舞蹈“活化石”。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的儺舞舞者在展示邵武儺舞的基本動作(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的邵武儺舞舞者列隊在鄉間小路上排練(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儺舞舞者在村子里的簡易舞臺上表演(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這是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的邵武儺舞舞者表演時需要佩戴的面具(11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崗鎮河源村的邵武儺舞傳承人龔茂發展示面具(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