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中學加大投入,完善辦學條件,面貌煥然一新。 區教育局領導調研學校教學工作情況。 □湄洲日報記者 傅梅香 通訊員 謝慶勝 吳一陽 文/圖 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關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近日,秀嶼區各套班子領導就教育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探討如何進一步發展好教育事業。 近年來,秀嶼區著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扎實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補齊教育事業短板,努力促進教育公平普惠,推動該區教育事業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記者昨日走進笏石壩津小學,只見校園內綠意盎然,在塑膠跑道的草坪上,該校足球隊的隊員們正在訓練。 “以前只有一座教學樓,什么都沒有,這幾年通過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后被評為‘秀嶼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莆田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等榮譽?!斌耸行男W副校長莊超雄告訴記者,近年來,壩津小學總投資約1060萬元,新建校舍面積7715多平方米,投資約86萬元建設運動場及人工草坪7200平方米,班班通、圖書等教學設備投資127多萬元。 笏石壩津小學是該區加大投入,強化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秀嶼區投入6406萬元用于附屬設施及設備采購;投入學?;窘ㄔO資金2.06億元,實施完小教學點提升工程、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校安長效機制建設工程、中小學擴容工程。截至目前,累計新建校舍12萬平方米,硬化、塑化運動場5.13萬平方米,圍墻5070米,護坡740立方米。 “城區學位緊缺,部分學校設施不完善,生源較少亟需解決?!毙銕Z區教育局局長李文祥介紹,為了實現我市提出的“有學上、上好學、方便上學、培養好學生”目標,該區2018年至2022年計劃投資7.696億元,全面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行動計劃,建設項目17個。 學前教育建設方面,計劃投資1.25億元,新建7所幼兒園,改擴建1所幼兒園,實現學前教育三年入學率達到9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擁有一所公辦幼兒園,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610個。 中小學方面,規劃新建1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改擴建城區2所小學,擴容新增學額5000位。在穩定城區教育資源存量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擴容,新增學位滿足就學需求,消除城區中小學“大班額”現象。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0月30日晚,莆田第十一中學校長陳東珊主持召開班主任會議,交流、協調解決一些教學上的問題。2015年,在秀嶼區公開選調競聘校長中,陳東珊被選聘為莆田第十一中學的校長。3年來,陳東珊認真貫徹落實區教育局“抓校長、校長抓”的管理理念,不斷創新學校的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教學設施,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在陳東珊的帶領下,學校辦學效益日漸凸顯。今年6月份學校通過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評估,學校還連續三學年在秀嶼區學校工作目標管理考評中名列第一。 “抓校長、校長抓”。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組建一支優秀的校長隊伍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 為此,區教育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以政治合格、以德為先、德才兼備為正確的用人導向,出臺《莆田市秀嶼區中小學校長工作目標管理考評實施方案》,公開選調競聘校長,讓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平臺,形成良好的爭先創優氛圍。 “校長是領頭羊,只有讓具有管理能力的優秀人才走上領導崗位,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質量?!崩钗南楦嬖V記者,這幾年,全區只有4位校長沒有調換,其余校長全都輪崗交流。 組建一支素質好、師德優、水平高的教師隊伍也至關重要。該區抓好新任教師招聘工作,重點補充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農村中小學緊缺學科教師等。建立教師職務評審和崗位聘任有機結合的教師職務評聘機制,發揮教師職務評審和崗位聘任的杠桿功能,教師職稱評聘、崗位設置、評優評先向農村學校傾斜。 同時,區教育局每年都實行校長、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培訓、跟崗學習,開展校際間教師師徒結對等活動,重視骨干教師的選拔和培養。經過幾年的培養和培訓,造就了一批在教育界有影響和有威望的教育名師和名校長,使大批骨干教師脫穎而出。全區有中小學各學科“名師工作室”24個,領銜名師24人,成員131人,省、市、區各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共438人。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質量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該區以創新促改革、抓管理,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出臺《秀嶼區中小學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案》,從教學常規、教學成績等方面綜合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情況。采取“以測促教、促學”“校長百分制考評”“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等方式,促進各校抓教學質量。 搭建教學平臺,促進教師發展,選派教師參加技能大賽,舉行“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微課”評選、課例研討、公開課等活動,豐富教研形式,夯實校本教研。加快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步伐,推廣“班班通”等多媒體的應用,嘗試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等,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高效服務。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在線“曬課”交流,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引導教師全員參與教學研究,努力形成教師人人參與教學研究、深度開展校本研究、廣泛交流教學研究、競相深化教學研究的濃厚氛圍。 “校外的一些輔導書、課外作業層出不窮,學生很難挑選符合自己的輔導書?!崩钗脑斦f,他們鼓勵學校的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自行設置有特色、有內涵的校本作業,這樣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做足功課,還可以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去年,該區對莆田十中自己設置校本作業補貼50萬元,用于印刷卷子等。 如今,在秀嶼區,幾乎每一所學校都建設成了校舍標準、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精品”工程。據統計,2017年高考后,該區評價素質教育的幾項標志性指標均有顯著性躍升;高考上線率破位上升;中考成績顯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