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陳益雄 通訊員 李春源)今年來,我市工業運行總體態勢良好,重點產業支撐有力。前三季度,“4+4”產業實現產值3227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7%,增長10.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9個百分點。 今年來,我市狠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特別是食品產業。我市通過實施食品工業提升“六個一”工程,“一業一策”精準扶持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一項扶持政策。出臺《漳州市關于支持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八條措施》,從鼓勵企業做大規模、智能化改造、兼并重組、市場拓展、品牌創建、提供免費質量檢測、設立食品產業基金、實施考核獎勵等八方面對食品產業進行精準扶持。梳理一個產業規劃。研究編制《漳州市食品產業發展規劃》,對我市食品產業發展方向、發展布局、缺失環節、發展重點等進行梳理,引領我市產業合理布局、科學發展。成立一支發展基金。漳州鑫投食品投資基金于9月30日正式成立,首期規模2.5億元,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引導各類資金投向漳州食品產業,解決食品產業發展資金緊缺問題。打造一個規范園區。推動龍海整合提升海澄、東園食品產業聚集區,成片建設龍海食品產業園,配套建設會展中心等園區綜合配套,打造集檢測、研發、辦公、銷售、展示等功能為一體的經濟新業態。積極籌備在龍文區建設食品總部產業園,彌補產業短板,與毗鄰的海峽兩岸農產品物流城共同形成城市商貿新板塊企業總部新園區。評選一批名片企業。舉辦“中國食品名城(漳州)食品名片企業”評選活動,評選一批代表漳州食品形象的“食品名片”,提升“漳州味”食品品牌形象。構建一個宣傳陣地。借助相關媒體,全產業鏈宣傳漳州食品行業、企業、品牌、安全理念等,幫助產銷對接等服務,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方位的努力下,今年1至8月,我市食品工業規模工業產值達1045.6億元,增速達9%。 此外,我市積極扶持新興產業不斷壯大。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4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計完成產值1166億元。新能源產業著重發展太陽能、核能、天然氣、儲能電池等新能源,重點推進詔安猛獅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長泰雷天溫斯頓電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現有2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材料產業重點提升行業技術水平,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以旗濱玻璃、臺玻、萬利太陽能、航標控股等企業為龍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1家。生物醫藥產業方面,以片仔癀藥業等企業為龍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