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南靖首屆詩歌音樂會晚會用現代藝術包裹著詩歌內核,讓世遺土樓的“土味”增添了一份“詩意”。張夢帆攝 ![]() 6月9日,南靖首屆詩歌音樂會在懷遠樓前盛大開幕。 ![]() 中外詩人正在就“空間性與詩歌”進行對話,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其樂融融。 ![]() 山水為媒,詩意為魂,中外詩人共同感受著南靖土樓的壯美風光。謝威攝 核心提示 2018年是南靖土樓入世遺十周年。世遺土樓·云水歌謠2018年首屆南靖詩歌音樂會是土樓宣傳新的嘗試,也是2018年福建詩壇的一次重要活動,活動邀請到的詩人都具有相當知名度和代表性。他們在土樓的靈氣和風韻中,用滿腔的睿智和筆墨,為南靖旅游品牌披上了詩意的翅膀,注入了新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6月8-11日,世遺土樓·云水歌謠2018年首屆南靖詩歌音樂會在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南靖土樓云水謠景區隆重舉辦。此次活動由縣委、縣政府主辦,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指導,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廣體局、南靖土樓管委會、南靖土樓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今年是南靖土樓入世遺十周年。南靖詩歌音樂會是十周年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中外著名詩人對話、中國新詩40年發展研討會、詩歌音樂會晚會和詩人采風活動等。 9日,在懷遠樓前舉行的盛大開幕式上,著名詩歌理論家、評論家孫紹振說:“土樓表面上看是物質的建筑,但是我看到的是精神的載體。這精神的載體力量是非常偉大的。土樓也是文化的載體,表面上看是封閉的,但是它傳承了我們歷史文化的偉大力量,產生了許多偉大的革命家和企業家,所以土樓它承載的是繼承傳統與文化的詮釋。”他希望與會的詩人們創作出優秀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南靖土樓及其文化。 9日晚,懷遠樓前流光溢彩,詩歌音樂會晚會精彩上演。詩人們通過吟、誦、唱、舞等藝術形式,把詩歌特有的文化內涵底蘊演繹得更加細膩唯美。整臺晚會以詩歌為引領,融合風味古樸的土樓元素和極富南靖特色的非遺項目等表演,讓現場的村民和游客感受到了詩歌與土樓碰撞出來的十足“鮮味”。 活動期間,海內外詩人參加了“中國(福建)新詩40年研討”“中外詩人對話——空間性與詩歌”“第三說詩歌論壇回顧”等專題研討會。研討會上,詩人們與評論家、出版界、翻譯界、新媒體交流對話,就新時期下的對策和新出版形式、中國新詩走向世界的探索與行動、未來如何聯姻打造新藝術形式展開討論。韓國詩人金泰城說,把中國當代文學在韓國推廣是我很喜歡的工作,我最近的活動也都集中在中韓文學交流上。相較于韓國,中國的文學交流活動所采用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詩人們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互相傾聽、提問、討論,互動性強,讓我受益匪淺。 南靖境內擁有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奇、最古老、最壯觀的15000多座土樓,其中20座土樓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或方或圓、或高或低的土樓,恰似“凝固的音樂”“立體的詩篇”。它們如同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了土樓文化的演繹和變遷。 青山綠水、荷塘夜色、潺潺流水、古橋茶山……處處充滿了靈氣和韻味的南靖土樓給中外詩人們什么樣的感受呢?閩南師范大學教授、漳州市詩歌協會書記任毅接受采訪時說:“美景總是會喚起詩人的靈感。很多詩人在當天就創作了非常優美的詩篇。在微信時代,這些歌唱南靖土樓的詩篇將傳遍全球。我覺得南靖土樓應該可以在世界遺產的基礎上成為中國當代詩歌的地標性建筑。” 據悉,詩歌音樂會邀請了40年來當代大陸詩壇主要流派以及英國、俄羅斯、韓國、港澳臺地區100多位著名詩人參與,為南靖旅游品牌注入新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南靖自然地脈、歷史文脈的融合向更高層次的文化延伸,賦予南靖山水風光以詩意的靈魂、詩性之美,讓南靖土樓、云水謠不僅僅是風景勝地,更成為詩的精神家園。(本組圖文除署名外均由游雪慧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