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鞏固之前醫療改革成果的基礎上,三明以組建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為載體,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東南網5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林宇熙 通訊員 沙觀球 伍娟) 日前,三明、將樂因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被國務院通報表彰。 2012年起,三明市啟動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的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公立醫院回歸公益、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三醫聯動”、“兩票制”、醫保制度整合優化等一批醫改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在鞏固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去年以來,三明以組建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為載體,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由此,邁向“治已病”與“治未病”并重、以全民健康為中心的第三階段。 “三明將努力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醫保支付方式、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和基層綜合改革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保、醫藥、醫療新型服務體系。”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 破解基層看病難 將樂地處三明西部山區。當地醫療機構技術、設備較落后,人才來了留不住,病患寧愿舍近求遠去看病。 “2012年以來,在三明醫改的頂層設計下,將樂開展‘三醫聯動’,有效緩解了看病貴,但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仍較普遍。”將樂縣醫院院長廖冬平說。 2014年,將樂縣成立黨政一把手掛帥的深化醫改領導小組,設立縣公立醫院機構管理委員會,率先在全省探索縣醫院與中醫院整合。 其中,“衛生主管部門下放經營權、人事權,賦予縣醫院人事調配權,建立起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打破了醫務人員“按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的條框。新的局面打開了—— “管辦分離”建立起緊密型縣鄉醫療一體化管理模式。對衛生人員的管理,實現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緊缺的局面得到扭轉。 “兩院整合”建立起兩家醫院協同發展的關系。單減少手術室、ICU等重復建設就節約資金4000余萬元,首次配齊配全1.5T磁共振(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等較先進的設備。 “管理體制的理順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實現統一調配,為人才、技術、設備等優質資源下沉鋪平道路。”廖冬平說,2015年,將樂在試點的基礎上,陸續將11所鄉鎮衛生院納入縣醫院統一管理,更名為分院,并延伸開辦42個村衛生所。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近日,漠源鄉漠源村81歲的吳美英咳嗽嚴重。在簽約家庭醫生的建議下,她到漠源分院拍片做檢查。不到半小時,漠源分院防疫科醫生邱輝亮便將檢查報告單交給她。 “以前沒設備、沒技術,像這種病患都得去上級醫院。”邱輝亮說,設備的更新讓檢查速度更快、準確率更高,而且他們有一個“影像醫聯體”微信群,分院只要將病人的影像材料在線上傳,縣總院醫生便會據此及時做出診斷。 漠源分院前身便是漠源鄉鎮衛生院。“改為分院后,最大的變化是活力更足、人心更穩了。”漠源分院院長李若霖感慨道,這幾年,漠源分院先后配備了DR(數字化X射線機)、全自動生化儀、全自動血球儀、彩色超聲診斷儀等,還設立了環境舒適的中醫館,能夠治療的病種從40個增加到近80個。 去年6月,在“兩院整合”“管辦分離”的基礎上,將樂縣總醫院正式掛牌成立。自此,將樂形成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所為基礎的一體化醫療格局。 除了將樂,至去年底,三明市共組建了10個縣級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2個市區緊密型醫聯體,初步建立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此外,三明還把醫保報銷端口開通到村,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可辦理報銷。 方便小病就醫,留住了基本人群。去年,三明基層門診量占全部門診總量的54.96%。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人數和醫務性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0.49%和16.17%。 從治病到全面健康 在將樂縣城北部,記者看到了一家極具中醫特色的現代化醫院,它的前身是將樂縣中醫院。兩院整合后,將樂縣總醫院對功能設置進行了優化,形成北區以中醫、康復為主,南區以基本醫療、急危重癥搶救為主的格局。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健康中國。對醫務工作者來說,就是要做好防病和治病。”廖冬平說,總醫院的新使命是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去年起,三明以全面健康四級共保工程作為推進醫改向縱深推進的嘗試,在尤溪和將樂試點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將樂根據自身實際實行“總額包干、超支自付、結余歸己”,也就是說,醫保基金的總額是限定的,結余的部分可以變成醫療機構的醫務性收入。以此調動抓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的積極性,從制度設計上減少醫療機構的大處方、大檢查行為。 另一方面,在醫院開支列項中,新增一個項目——健康促進宣傳管理費,把原來用于醫保的治病資金通過包干的方式,轉變為基本公共衛生的經費,為防病提供資金保障。此外,總院醫師下鄉巡診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職稱晉升、工資工分掛鉤。去年,將樂總醫院專科醫師下鄉開展巡診服務1317人次,是改革前的十倍。此外,重點監控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嚴重精神障礙等四個病種。 目前,將樂家庭簽約人群覆蓋率33.5%,重點人群簽約率69.6%。94.7%的將樂人擁有了動態適時更新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