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筆者在上杭蛟洋工業區看到,園區內各大企業早已開工,一派繁忙。據介紹,上杭出臺領導干部帶頭策劃重大項目機制以來,促成一批好項目落地生根。 “這座廠房將用于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新能源項目,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建設國內領先的六氟磷酸鋰、電子級高純氟化鋰等全自動化生產線。”在福建龍德新能源公司廠房的施工現場,總經理華祥斌介紹說,該項目從策劃到落地僅用時6個月。“雖然之前我們也曾試圖策劃過六氟磷酸鋰項目,但苦于技術團隊不完整,資金不足題,無法成型。后來我們將問題反饋給縣領導,有關領導立即調研、帶頭策劃,從項目考察、團隊建設到資金拼盤等進行全面引導、資源對接。在立項過程中,相關部門開通了‘綠色通道’,促進了項目落地轉化,把我們多年的‘夢想’變成現實,今年9月可建成投產。” 在福建優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加工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對腌制好的生姜進行處理。去年10月底上線的南方特色風味姜出口生產線是該公司從生姜粗放型加工方式向精細化加工的“轉型之作”。“在縣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進行市場調研,發現即食風味姜出口的市場前景廣闊,于是邀請專家和日本客商進行洽談,項目迅速上馬,僅用3個月就建成年產1000噸特色風味姜的生產線。”該公司副總經理華志成說,目前產品出口量已達200余噸,創匯200多萬元,主要銷往日本、韓國。” 項目投產后,輻射帶動蛟洋、古田、白砂等地生姜種植產業的發展,生姜種植5000余畝。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把企業發展與農民脫貧致富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生姜產業精細化、規模化發展。”華志成說。 截至目前,上杭全縣各級領導干部策劃項目130個,其中55個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53個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議書或可研報告,39個已列入2018年縣落地攻堅項目。(通訊員 鄧婕婕 黃旭 林斯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