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長假,沙縣七峰疊翠棧橋人頭攢動;提升改造后的龍湖公園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一河兩岸夜景令人流連忘返;新建的鼓樓坪公園游人絡繹不絕……據統計,春節期間到沙縣旅游人數超過30萬人次,為歷史最高。 沙縣群眾期盼10多年的金陵南路、長興路南段等多條“斷頭路”全部貫通;存在30多年的鹽倉巷非法市場成功拆除;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過去一年多來,沙縣的華麗變身可謂驚艷。 這是沙縣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帶來的實效,在全市2017年度“五比五曬”項目競賽活動考評中,沙縣喜獲一等獎。 2017年,沙縣以深入開展“增激情、敢擔當、破難題”和“項目攻堅年”活動為抓手,實行“9+X”攻堅模式,成立9大項目指揮部和4個工作推進組,并召開包括村主干等近千人參會的動員大會,下發目標責任狀,明確攻堅任務、工作路線圖、完成時間表,層層壓實責任,健全“一月一督查一協調、一季一觀摩一評議”和微信“項目攻堅群”實時曬項目進展等推進、考評和落實機制,為推動項目進展增添強勁動能。 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產業轉型“裂變升級”。總投資10億元的雙輪化機克勞斯瑪菲注塑機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全球首臺套智能注塑機將于今年9月制造完成;青山紙業超聲波制漿項目調試生產;引進太陽能空中智能軌道交通系統及產業園建設項目;金沙園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獲批國家級雙創基地;成立金古空港經濟開發區等。 快遞物流業加速壯大,物流園區建設項目竣工,發展電商企業156家,入駐“三通一達”等物流企業110家,日均處理快遞量占全市分撥量的70%以上。小吃產業轉型提升,已在全國發展小吃集團子公司21家,標準店近千家,并投資3億元建設中央廚房和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立食品供應、安全、溯源、量化管控體系等;沙縣小吃走出國門,赴葡萄牙參展,近期又作為中國唯一美食亮相韓國平昌冬奧會美食展,在國際上大獲好評。 不斷深化林改、金改、企業資產按揭貸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活力加速釋放。積極探索新路徑,涌現出一批新的改革亮點。在全省創新推行股權共有、經營共管、資本共享、收益共贏的“四共一體”共享經營模式,實施商品林贖買“我出錢,你來改”改造提升新模式并在全省推廣。以獲批“綜合治水試驗縣”為契機,在全省率先編制綜合治水三年規劃和出臺河道管護長效機制,創新河道管養分離、組建生態綜合執法局等舉措,實施總投資1.58億元的流域綜合整治項目11個,力爭率先建成生態文明流域典范。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組建沙縣總醫院。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刷新城市“顏值”和“內涵”,提升城市活力。全年民生支出18.7億元,占公共財政總支出的77.3%,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及時制定出臺《沙縣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強化城市長效管理工作意見》,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管理、健全機制,推動文明建設常態長效。交通樞紐優勢凸顯,廈沙高速全線通車,鷹廈鐵路沙縣城區段正式撥交,南龍鐵路沙縣段路面工程全部完工,省道橫五線際口至官莊段、國道205線后底至水南段開工建設。精準推進“脫貧攻堅”,國定貧困戶全部脫貧。 在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中,沙縣出臺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容錯糾錯等方面措施,開展一線考核,重用提拔67名干部,激發出廣大干部攻堅破難的“精氣神”。一年來,沙縣共攻克了134個難點問題,開展保護性施工20余場,用4個多月全面完成機場凈空區征遷工作,拆除房屋近 1.6萬平方米;用100天時間拆除七峰疊翠森林公園項目范圍內違章建筑近2萬平方米;歷時8年的東門片區征遷取得突破性進展;2個月攻克29個難題,使鷹廈鐵路城區段實現平穩快速撥交;馬鋪精細化工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加快建設,巴漢夫、新瑞泰、海大生物飼料、松川化工等一批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快速推進并實現竣工投產,正元化工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增資擴建1.2億元,實現產值稅收翻番,年產值達8億元,稅收達4000萬元;開展金融風險防控攻堅行動和執行百日攻堅大會戰,累計化解不良貸款13.26億元,金融不良率下降到2.61%;盤活閑置廠房20萬平方米;成功化解6個重點樓盤風險,基本實現交房,業主交口稱贊。 大攻堅激發大活力。據統計,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33.01億元;財政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固投等5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市前4位。省、縣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投資任務,“五比五曬”項目378個,計劃總投資787.77億元;125個重點突破項目順利完成,共有43個項目超序時完成。全年共開展招商推介及項目對接活動51場,簽約項目168個,計劃總投資357.03億元。 (作者:鄧書榕 肖首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