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著 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以前,菲律賓人的衣服主要是用棉紗、麻纖維制成,上衣下擺略低于腰,衣服顏色多為藍色或黑色,只有尊長者才穿紅色的衣服?,F有菲律賓人的服裝變化很大,西裝在中上層人士中廣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著相對簡單。男子上身穿襯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裝褲;女子則喜歡穿無領連衣裙。大部分青年著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著用木頭、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賓穆斯林男子穿著短外衣和寬大的長褲,圍一條名為“沙隆”的花圍裙作為腰帶,而到麥加朝圣過的信徒頭上則會圍一條白色頭巾或戴一頂白帽子。婦女穿緊身的短袖背心,釘上兩層金屬紐扣,穿緊腳口的寬大褲子或穿裙子,婦女會像馬來人一樣結發型,有時裹著顏色鮮艷的頭巾,他們戴手鐲、項鏈和耳環。 少數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往往上身袒露,下身圍一條T形花布,女子穿著類似的裙子、顏色鮮艷;丁岡人衣服極為簡單,男子普遍僅在腹部圍一塊布,有的也穿前襟分開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纏繞腹部;矮黑人的服裝最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樹葉圍于腰間。 飲食 大米、玉米是菲律賓人的主食。農民在煮飯前才舂米,米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然后用手抓飯進食。菲律賓人最喜歡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飯,然后用香蕉葉包飯。玉米作為食物,先是被曬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種食品。城市中上層人士大多吃西餐,菲律賓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時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蘭教教規,他們不吃豬肉,不喝烈性酒,但他們和其他馬來人一樣喜歡吃魚,不喝牛奶,烹調很簡單,喜歡使用帶有刺激性的調味品。 婚姻 菲律賓各個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差異很大。 一般菲律賓人多半是自由戀愛結婚,在廣大農村流行男青年彈吉他用歌聲向他所傾心的姑娘求愛。在戀愛中,男子多贈女方以化妝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顏色則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乃屬禁忌之色。結婚儀式均在教堂中舉行。 菲律賓實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歲便被視為已達結婚年齡。 土著人的婚俗多種多樣,居住在北呂宋高山地區的伊戈羅特人的婚姻方式主要有兩種,父母主婚或自由試婚。一般來說,較富裕的家庭,為了使自己家庭的財產、地位不致旁落,在兒女幼時即由雙方父母作主訂婚,到了十四五歲時,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后一方表示不滿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或者不能生育的,便隨時可以分開,男女另找對象。由于這些民族認為結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兒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結婚前,如具有試婚關系的人要結婚,必須作一些“預防”措施和儀式,如將一些貴重物品丟入海中等。 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須以弓箭射女子在遠處安置的竹筒,如果沒有射中,說明男子沒有能力養活妻子,就難以達到求婚的目的。(來源:《華僑華人菲律賓生活指南》,東南網菲律賓站略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