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菲律賓共和國,菲律賓在很早以前是以呂宋、麻逸、蘇綠、胡洛等地的名稱聞名的。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奉命踏上這片群島時,正逢天主教節日,于是就為群島取了一個宗教意義上的名稱——圣拉哈魯群島,后因麥哲倫干涉島上紛爭而被當地人民殺戮,他取的這個名稱也就逐漸被人遺忘。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洛佩茲繼麥哲倫之后第二個踏上這片群島,為了在亞洲炫耀西班牙帝國的“功績”,他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到了1898年6月,當地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宣布獨立,便將國名改為“菲律賓共和國”,但隨后即成為美國的殖民地。1946年7月,菲律賓擺脫美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國名仍稱作“菲律賓共和國”。 國徽 菲律賓共和國的國徽呈盾形,盾形的下面有一條飄帶,上面寫著“菲律賓共和國”,盾形國徽的圖案代表了菲律賓的三個歷史時期,即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美國殖民統治時期和菲律賓共和國時期。其中,國徽的上方和中部代表菲律賓共和國時期,底部都是白色,上方有三個金黃色的五角星,代表菲律賓群島的三大區域——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中部是有八道金黃色輻射線的太陽,表示陽光普照全國;國徽左下方代表美國殖民統治時期,藍色的底面上繪有一只向左看的金黃色的美國禿頭贏,左爪握著橄欖枝表示和平,右爪握著三支矛表示隨時準備戰斗,以保衛和平;國徽右下方代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紅色的地面上繪有一只躍立的金黃色獅子,這采取了當時西班牙國旗上的競獅圖形。 國旗 菲律賓共和國國旗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制定的。它的上半部為藍色,下半部為紅色,左邊為一個白色等邊三角形,其中三角形中心有一個黃色的太陽,周圍有八道長的光線和一些較短的光線,三角形的每個角落各有一顆黃色的五角星。 整個國旗圖案上藍色代表和平、真理和正義,紅色代表愛國心和勇敢,白色等邊三角形代表平等。三角形里的太陽代表自由表示陽光普照全國,八道光線代表1986年最先拿起武器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八個省,其余的光線代表其他各省。三角形角落上的三顆星象征菲律賓群島的三大區域——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 國歌 菲律賓共和國的國歌是《菲律賓民族進行曲》,歌詞作者為何塞·帕爾馬。1898年美國侵占馬尼拉市后,菲律賓人民在抗戰派領袖阿·馬比尼和安·盧納將軍的領導下繼續英勇抗戰。當時,何塞·帕爾馬在盧納將軍創辦的《獨立報》報社當記者,親身經歷了在中呂宋的激烈的抗美戰爭,他于1899年利用原菲律賓著名鋼琴師和作曲家胡連·菲利佩于1898年6月譜成的《馬達洛菲律賓進行曲》的曲調,以西班牙文填詞,創作了后來的這首菲律賓國歌,國歌歌詞充滿了反抗侵略、向往自由和熱愛祖國的激情。 國服 菲律賓的國服分男子國服和女子國服。 男子的國服叫“巴隆他加祿”襯衣,這是一種絲質緊身襯衣,前領口直到下襟兩側,都有抽絲鏤空圖案,花紋各異,頗為大方。據說,在西班牙人統治時期,為了便于從遠處區別西班牙人和菲律賓人,殖民者便下令所有菲律賓人必須把襯衣穿在外面。后來,菲律賓人開始在襯衣上刺繡各種圖案,以此表示菲律賓人的自豪,50年代初,這種服裝被正式推為菲律賓男子的國服,成為外交場合、重大慶祝活動和宴會的正式禮服。 女子的國服叫“特爾諾”,這是一種圓領短袖連衣裙。由于它兩袖挺直,兩邊高出肩稍許,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叫“蝴蝶服”。這種服裝結合了許多西歐國家,特別是西班牙婦女服裝的特點,并經過三四百年的沿革,而成為今日菲律賓婦女的國服。 國花 菲律賓的國花是被一種被稱為“桑巴吉塔”的茉莉花。這是一種灌木類植物,一般高一米多,花色潔白、香味濃郁,有單瓣和雙瓣兩種。據說,古代菲律賓男子向她心愛的姑娘求婚時,一般都贈送茉莉花環,如果姑娘將花環掛在脖子上,就意味著接受了他的愛,然后,他們便在月光下用他加祿語誓約:桑巴吉塔(我答應永遠愛你)。因此,茉莉花在菲律賓又稱之為“誓愛花”。 “桑巴吉塔”是忠于祖國、忠于愛情的象征。菲律賓青年常將這種花作為禮物獻給愛人,向對方表達“堅貞于愛情的心聲”。每到鮮花盛開的5月,姑娘們都佩帶上茉莉花環,唱起贊歌,互相祝愿。此外,在國際交往中,菲律賓人也常把茉莉花環獻給外國貴賓,以表示純真的友誼。 國樹 菲律賓的國樹是納拉樹,它是紫檀木的一種,可作為染料和制藥原料。納拉樹高大挺拔,終年常綠,迎著太陽開出金燦燦的花朵;它木質堅硬細致,是制作高級家具和樂器的良好材料;樹皮在受傷時會滲出一種猩紅色的液體,菲律賓人說,這種液體象征著自己民族血管里流動著的、隨時準備為捍衛祖國獨立的鮮血。菲律賓人民選擇納拉樹作為國樹,以象征本民族堅強不屈、樂于獻身的高尚品質。 國果 芒果是菲律賓的國果,菲律賓人民最喜愛的熱帶水果,它呈橢圓形,甜中帶有微酸,味道有點兒象桃子,芒果成熟后呈黃色,香氣撲鼻。(來源:《華僑華人菲律賓生活指南》,東南網菲律賓站略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