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建甌的青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智偉挺忙。第五屆大武夷農特產品廈門展銷推介會將于2月2日至5日舉辦。“去年,我們公司拉了一車錐栗過去,很快就賣光了,今年我得多備些貨。” 南平與廈門,一方依山,一方靠海,山海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已成功舉辦了4屆農展會。農展會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南平市人民政府指導,廈門市農業局、南平市農業局支持,廈門日報社、閩北日報社聯合舉辦。這既是一個讓閩北農特產品走出去的特色展銷平臺,也是一個讓廈門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嘗到閩北“生態之味”的年度盛會。今年,我市又將有86家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到鷺島推介。 南平市建陽麻沙鎮德農農林專業合作社自農展會舉辦以來,每屆都有參加。“我們這生態環境好,種出的淮山松軟香甜。去年農展會,我們的鮮淮山、淮山干片及粉很受歡迎,帶去的100多件都賣完了。”合作社理事長林瓊琪說。 與德農合作社一樣,武夷山市嵐谷錦繡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展會的“帶貨”效果也很滿意。“我們展位每次都爆棚,一天要賣好幾百只熏鵝。感謝政府搭建的好平臺,讓我們的產品銷量爆增,合作社不斷做大做強。”合作社負責人徐麗妹說,農展會上的成功,為他們添足了進入廈門市場的動力,合作社于2015年在廈門集美成立了熏制廠,并簽約了加盟商。在2016年建起了配送中心,產品同時在線上、線下銷售。今年他們還要放開手腳,全力拓寬廈門、福建等地市場。 農展會,不僅讓閩北農特產品賣得俏,更讓閩北農特產品叫得響。南平祥壽投資有限公司原來以賣純茶籽食用油為主,前年公司轉型升級,研發出茶籽皂、茶籽粉、茶籽面膜等產品。新產品知名度低,銷量有限。其時恰逢搭上農展會的“快車”,迅速打出了名聲。“產品一亮相,就受到‘圍觀’,許多客商主動找上我們洽談代理合作等。農展會后,公司在上海、深圳、廣東、陜西等地都發展出多個代理。”公司總經理吳祥明計劃,今年將再赴農展會,還以招商為主,讓產品走得更遠。 “酒香也怕巷子深。現代綠色農業是南平的七大綠色產業之一,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產業發展除了要‘ 內強素質’,更要‘ 外塑形象’。”南平市農業局副處級調研員王錦斌說,廈門展銷推介會借助黨報平臺,通過全方位、立體式推介,擴大了宣傳效果,有效提升了南平特色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綠色南平“走出去”的一個新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月舉辦首屆大武夷農特產品廈門展銷推介會以來,四屆展銷會共有近百萬人次觀展,我市發放各類宣傳推介報刊、資料數百萬份,借助這一平臺,眾多農業企業、合作社擴大了市場,也讓南平的美麗傳得更遠。☉徐陸鋒 鄭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