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領銜代表:林雯玲 建議內容:目前,我市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普遍使用率低,大部分處于關閉或半關閉狀態,少部分站點僅有棋牌室在使用,沒有起到社區養老服務站的作用。建議:一是加強社區居家養老人才和隊伍建設,保證服務、護理人員持證上崗。二是注重培育發展為老人服務的社會組織。三是積極開展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四是引入青少年融入活動,從精神層面提升老年人生活狀態。 辦理情況: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局、統籌考慮,召開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研究部署我市養老事業發展工作,制定了《關于加快養老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養老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將健康養老產業列入補短板清單,推進政府兜底、服務提質、互聯網+養老、醫養融合等“七大工程”的實施。隨著養老政策體系的完善,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我市養老事業進入加快發展時期。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區居民養老服務站161個,覆蓋率95.6%,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30個,培育了海都公眾、禾康智慧等6家專業養老服務組織,建成“線上+線下”信息化平臺,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推廣了“三社三化”居家養老、“中央廚房”等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在不斷提升。 加大市區棄土場和渣土運輸管理 領銜代表:何光桂 建議內容:我市棄土管理和處置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棄土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拋撒泄漏,造成城市路面污染。二是棄土點在雨水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建議:一是因地制宜,做好選址規劃方案。二是加強管理,健全監管機制。三是防患未然,加快棄土場水土流失治理。 辦理情況:一是因地制宜,加快棄土場建設。將市區棄土場建設列入18個重中之重城建項目和市區經濟重點項目建設行動計劃重點督辦和推進。二是加強管理,健全渣土監管機制。強化行政審批,對申辦相關證件的運輸企業及其車輛,由屬地渣土辦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人員進行實地核查,符合標準的有關部門給予辦理相關證件并交由屬地渣土辦統一發放。加強源頭管理,建設工程項目業務主管部門在核發交通、水利、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等工程施工許可證時,將施工許可證辦理情況抄告屬地渣土辦,渣土辦各成員單位抄告相關信息,加強日常管理。嚴格巡查監管,重點檢查了濱江新城、三明飯店、萬達、中梁、富力、動車南站等在建工地的防塵措施落實和渣土運輸車輛凈車出場情況,對振鑫和永豐茂等2家渣土運輸公司渣土車輛輪胎帶土出場的行為進行頂格處罰,對富力、中梁等2處施工揚塵不合要求的建筑工地下發停工通知書。三是防患未然,落實棄土場水土治理。組織市國土局開展了市區沙溪河兩岸地質災害排查工作,共查出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76處。 建立健全第二水源生態補償機制 領銜代表:孫文鈺 建議內容:薯沙溪是三明市區生活用水的第二水源地,但現行流域內有補償的生態公益林與經營商品林的經濟效益相比明顯偏低,且禁伐森林內有當地群眾貸款購買的人工林,因無法采伐,導致林權所有者權益受損。建議:一是成立三元區市區第二水源保護管理站。二是建立市區第二水源生態補償機制,每年預算資金100萬元。 辦理情況:市政府將市區飲用水源管理納入立法范圍,借鑒其他地市做法,擬由市里成立統一的水源管理機構,負責東牙溪和薯沙溪水庫管理和水體保護。設立薯沙溪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合理確定生態補償范圍,完善相應保障措施。目前,市政府研究了《三明市東牙溪和薯沙溪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草案)》,并報市人大常委會審查。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領銜代表:傅英亮 建議內容:據調查,2016年中小企業效益增速普遍出現回落,一半以上的企業反映存在人工成本攀升、原材料價格上漲、資金壓力緊張、融資成本高、招工難等問題。建議:一是優化銀行融資環境,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力度,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鼓勵企業加快科技創新。 辦理情況:近年來,我市積極出臺相關政策,不斷優化實體企業發展環境,著力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和問題。一是通過強化信貸支持力度,優化信貸環境,創新信貸產品,開展小微企業保證保險試點工作,發揮財政撬動作用,推進雙創試點工作,積極幫助企業上市,開展融資擔保、小額貸款業務等一系列措施,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二是科技驅動,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全市共有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家,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家。通過制定出臺《三明市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專項補助辦法》,舉辦高企申報認定輔導培訓會,建立科技“五新”項目庫,完善企業研發激勵機制,促進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一系列措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提升。 推動富興堡片區同城一體化公交車一站式到達 領銜代表:洪麗清 建議內容:富興堡片區現有居民3.5萬人,數千名學生。多年市區通往富興堡的公交車只有5、9、59路公交車,到中午、傍晚上下班,放學高峰期5路公交車均被各單位(公交三公司)包車接送職工上下班,只有9路公交車在承擔運送任務,沿途群眾怨聲載道,而且該路公交車只開到火車站,居民要想到列東只能在城關轉車,極不方便。建議:將19、57、58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延伸至富興堡(原塑料廠)。 辦理情況:目前,在“碧水藍天”小區建設了公交首末站,2017年9月20日,5路、9路公交線路正式延伸至“碧水藍天”小區,11月6日起,市公交公司將4路公交線優化延伸至“碧水藍天”站點,實現了“富興堡片區同城一體化公交車一站式到達”目標,滿足了富興堡片區居民一站式到達列東的出行需求。 規范校外托管中心管理 領銜代表:王聲文 建議內容:我市校外托管中心基本為家庭式,存在較大隱患,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監管,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二是缺乏標準,沒有相應的準入門檻;三是設施不齊,消防、衛生等安全隱患大;四是素質較低,沒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建議:一是加強政府監管,明確主管部門;二是出臺管理辦法,設立準入機制和標準,要求托管機構必須過消防、衛生、場所、業務等四道關;三是規范審批登記工作程序和要求,制定合理收費標準。 辦理情況:市政府組織了相關部門加強與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的對接、溝通,利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領導調研以及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座談會等契機,呼吁國家和省上盡快出臺學生校外托管方面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政策,明確校外托管機構的性質、主管機關、資格準入等,切實解決目前校外托管機構審批主體不明確、監管難以到位等問題。同時,組織人員到福州、湖北、宜昌等地學習考察校外托管和開辦“四點半”學校的工作經驗后,結合我市實際,擬定《關于加強全市學生校外托管機構管理工作的意見(初稿)》,目前正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近期,擬在梅列區和沙縣選擇部分學校啟動校內“公益性”托管試點工作,待經驗成熟后在全市推廣。 發展生態農業 促進我市特色鄉村旅游 領銜代表:肖勝剛 建議內容:我市生態農業發展存在引導力度不夠,綜合保障能力不強,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的資金和技術相對不足,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生態農業未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等矛盾和問題。建議:一是科學謀劃總體布局,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措施。二是將生態農業發展融入旅游產業鏈條中,突出生態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化建設。三是夯實生態農業發展基礎,引導農民依靠土地、勞動和科技致富。 辦理情況:市政府出臺了《三明市“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下發了《加快推進市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引導促進休閑生態農業與文化旅游、文化創意、出版發行、影視制作、演藝娛樂、文化會展等重點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特色文化創意與農村生產生活、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等相結合,促進休閑農業持續健康發展。集中力量建設永安市、尤溪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三明(沙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尤溪、沙縣省級農民創業園等“一區三園”,以及9個省級農民創業基地,累計完成投資115億元。實施防洪工程、水庫工程、流域綜合治理、引調水及水務合作工程、安全生態水系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強生態保護建設,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加大傳統村落開發與保護及發展鄉村游的政策扶持力度 領銜代表:巫振桂 建議內容:當前,三明市鄉村旅游產業遍地開花、五花八門、大同小異,行業沒有規范,沒有標準,不利于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建議:一是加強傳統村落開發與保護的力度。二是加大對示范村的扶持打造。三是給予長期駐村、以行動帶動鄉村發展的新農人一定的政策支持。四是健全完善鄉村旅游民宿、農家樂等運營管理機制。五是大力支持鄉村旅游示范村莊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辦理情況:市政府堅持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并重,2017年先后完成了永安市吉山村、清流賴安村等5個傳統村落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并列入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扶持項目,共爭取到國家文物保護資金5947萬元。實施5個村的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建設了尤溪桂峰村、明溪御簾村等一批傳統村落型鄉村旅游新亮點。新創建的1個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和27個特色村,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爭取到省級旅游專項資金580萬元,市里給予“雙創”資金配套獎勵580萬元。 改善麒麟山公交站點路段的擁堵狀況 領銜代表:邱德立 建議內容:麒麟山公交站點每天上午11:30至12:00、下午1:40至2:20基本上都發生交通擁堵的現象。建議:一是這兩個時間段從列東中學下來的機動車輛一律不得左轉,從少年宮方向經廬山酒店過來的車也不能左轉,并設立提示牌。二是靠氣象站的麒麟山公交站要前移100米至公園門口處。 辦理情況:麒麟山站點路段設有列東中學、附小兩所學校,上下學期間有大量私家車占道停車接送學生,道路擁堵現象時有發生。2016年,市政府組織市規劃、公安交警、市政等部門對該路段進行了實地勘查調研,要求市公交公司將原公交站點一分為二,一部分南移100米至麒麟山公園門口,新設置麒麟山站點;一部分北移至列東中學天橋旁,新設置列東中學站,通過兩個新設站點的快速分流作用,將乘坐綠道公交的市民分流到新設置的麒麟山站點,而新設置的列東中學站點主要服務學生上下學乘車。關于高峰時段設置禁左標志問題,目前,該路段已實行中心隔離,設置禁止左轉標志,高峰期禁止左轉,新市北路雙園路口只能右進右出。并已在該路段設置監控抓拍交通違法車輛,加強該路段的巡邏管控,確保道路暢通。 建設三明市第一醫院新院區 領銜代表:黃躍 建議內容:目前,三明市第一醫院存在著醫療床位、功能用房嚴重不足,面積狹小導致沒有發展空間等問題。建議:一是建設三明市第一醫院新院區,緩解醫院面積小、布局緊、隱患多等現狀。二是將三明市第一醫院建設成為區域醫療中心,帶動提升三明市整體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辦理情況:三明市第一醫院是我市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隨著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因其所處區域條件限制,市第一醫院現有用地已不能滿足發展需要。2017年4月12日,我市與清華啟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共建“健康三明”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沙縣生態工貿區建設醫療健康產業園。經過市衛計委多方多次磋商,初步規劃在生態新城建設占地300畝的三明市第一醫院新院區。同時醫療健康產業園將依托三明市第一醫院生態新城新院區,與國內高端醫療資源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市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發揮區域中心龍頭作用,為加快建設“健康三明”奠定堅實的基礎。 有效推進三明市鑄鍛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領銜代表:劉淵毅 建議內容:三明鑄鍛集群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在國內所處位置不高,企業整體經營情況呈兩級化發展趨勢,表現在優秀企業發展勢頭喜人,部分企業深受整體經濟下行因素影響,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壓力。建議:一是充分發揮高??蒲性核鶅瀯?,大力推進鑄鍛行業協會與地方院校、省外行業權威高校及中機總院的戰略合作。二是加大力度打造協同創新合力共贏的積極氛圍。三是支持由鑄鍛集群行業協會組織優勢企業分批、逐步邁出外向型步伐。四是為三明地方鑄鍛集群技術提升做出積極貢獻的優秀外國專家,設立“三明榮譽市民”稱號。 辦理情況:近年來,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鑄鍛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多次邀請中國鑄造協會行業內資深專家們赴大田縣、將樂縣、梅列區、三元區、永安市等地對三明鑄鍛產業的發展進行實地考察把脈會診,并對癥下藥提出針對性的產業轉型升級意見建議。市經信委積極與中國鑄鍛協會和省上對接,爭取產業政策,先后多次拜訪省鑄造協會、省經信委;多次在省領導、中鑄協專家來三明調研時,提出鼓勵扶持三明市鑄鍛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發展政策的請求。此外,還積極通過抓龍頭培育、創新驅動、園區集聚等措施引導全市鑄鍛產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轉型發展和升級突破。下一步,市經信委將加大三個方面工作力度,更加有效推進三明市鑄鍛產業集群轉型升級。一是加大力度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打通產學研協同創新瓶頸。二是加大力度整合服務資源,打好政策組合拳。三是加大力度招商引資和推介產業。 加強三明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領銜代表:林秀鑾 建議內容:目前,我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平衡,許多學校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心理教師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尚未建立。建議: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健全機構。二是市財政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資金,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場所建設。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四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建設。五是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互動。 辦理情況:近幾年,市教育局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認真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不斷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一是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制定下發了《三明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標準(試行)》,推動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運行。二是完善設施、開展服務。全市已建立了13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全市350多所學校,先后掛牌設立了學校心理輔導室,校園內有了心理咨詢和開展活動的場所。三是建好隊伍、保障師資。全市中小學已配備了專兼職教師760多名,并組織全市4680多名教師參加心理健康通識培訓,通過率91%以上。組織476名班主任和168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為期一周和十天的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水平。四是精心組織、開展活動。各地各校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心理知識宣傳與團體心理輔導、舉辦“5·25心理健康周”等各類主題宣傳活動。五是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實施三明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已創建省級特色學校7所,市級心理健康示范校24所。下一步,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建好心理輔導室。在中心小學以上實現心理輔導室100%覆蓋。二是培訓好師資隊伍。依托三明學院建立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基地,開展培訓、科研、評估和實踐體驗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三是協調好社會資源。加強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心理專業機構及團體的合作,發揮校外心理專業人士的作用。五是指導好家庭教育。 擴大農業保險參保范圍 領銜代表:許光園 建議內容:2016年9月以來,我市遭遇兩次強臺風(莫蘭蒂和鲇魚)和兩次短時間強降雨災害,導致有些鄉鎮遭受嚴重的破獲,農田、果園及水利設施損毀厲害。由于農業保險的理賠產品種類只有水稻,造成農業蔬菜、果樹等農作物受災后卻得不到理賠,農民經濟損失極為嚴重。建議,對農業種類參保范圍擴大到果樹和蔬菜等經濟作物范圍,確保農民受災后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增強災后恢復生產自救的能力。 辦理情況:近年來,保險和農業部門為適應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特色農產品方面的保險試點,設施農業保險、特色農業價格指數保險等新險種在逐步推進。市農業局積極幫助保險部門拓展業務,將果樹等經濟林及其他農作物等列入保險范圍;積極幫助保險部門開發推廣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菜籃子工程保險、產品價格指數保險、農產品質量保證保險、農業基礎設施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等新型險種,嘗試開展農業綜合保險,以更加有效地保護農業生產。 推進三明市小微企業雙創工作發展 領銜代表:鄭洪欽 建議內容:我市雙創工作實施兩年來,成效顯著,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貧困縣雙創資金因企業規模等原因使用比例整體較小,需要給予政策傾斜。建議:一是給予扶貧開發重點縣小微企業政策傾斜。二是加強幫扶,提高縣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主體的整體素質。 辦理情況:當前,我市中央雙創資金是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即根據項目申報下達資金。一方面,集中管理可以統一資金分配的方向和口徑,不會因為資金切塊下達縣級缺乏監管;另一方面,雙創資金的下達主要還是為完成中央下達我市的五大創業創新指標和幾十個過程性指標,實現創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的目標,而不能作為扶貧資金偏向貧困地區?!蛾P于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實施意見》(明委發〔2015〕12號)出臺后,市雙創辦聯合市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具體的落實意見和有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形成36個雙創扶持政策體系,具體項目資金申報要求是由市相關部門負責制定。為引導縣級立足于優勢資源、特色產業,注重與貫徹落實中央五部局雙創示范工作部署相銜接,與當地產業發展戰略相融合,當前雙創工作著力打造“一縣一特色”,探索可復制的示范經驗。 |